金昌市2016年初中毕业及高中阶段教育招生体育考试办法
根据省政府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学校体育工作实施意见的通知》(甘政办发〔2014〕94 号)、《省教育厅关于进一步做好全省初中学生毕业升学体育考试工作的通知》(甘教体〔2015〕1号)文件要求,2016年我市中考体育考试总分为50 分,学生体育考试成绩计入中考总成绩并作为录取依据。
一、实施原则
(一)坚持公平、公正、公开的组织原则,做到工作严密,操作规范。
(二)坚持过程管理与运动水平测试相结合、检测评价与学校体育课程教学相结合的评价原则,培养学生良好的运动健身习惯,发挥好考试评价的导向作用。
(三)坚持以人为本的发展原则,考试的内容、标准、办法要体现普及性,有利于学生健康成长。
二、评价办法
初中学生体育中考工作坚持体育运动、体质健康的过程管理和运动水平相结合方法,即七、八年级由学校组织体质健康检测评价,九年级全市统一组织体育考试。
(一)七、八年级学生体质健康检测评价
七、八年级学生体质健康检测评价由学校组织实施,县(区)教育局、金川总校进行统一监督管理,成绩由过程管理和体质健康标准测试成绩两部分组成。各学校要制定测评实施办法、细则,严格组织管理程序和测评、公示程序;要以过程性记录材料为基础,做到赋分有依据、评判有尺度。
1.各学校在“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工作领导小组”领导下,设立“学生体质健康测评工作组”,由校长、教师和学生代表组成,负责学校的测评工作;同时将学生体质健康测评工作纳入综合素质评价及教育质量综合评价范围,体系化、规范化,建立起长效机制。县(区)教育局、金川总校成立相应的管理机构,提出统一的管理要求,使学校间评分科学、准确,分值呈正态分布;负责监督学校该项工作,及时处理测评过程中的各类问题,杜绝违纪违规现象的发生;负责对下属学校每学年体质测评成绩收存归档工作和八年级学生体育平时成绩的上报工作。
2.七、八年级学生体质健康测评由两部分组成:
(1)过程管理:过程表现情况包括体育课、课间操、体育活动的出勤、表现记录或活动记录,体育锻炼习惯、体育特长等综合量化成绩。(占50%)
(2)体质健康标准测试。七、八年级学生体质健康测试须在每年9-10月份进行,以各校为测试点,由县(区)教育局、金川总校按照《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2014年修订)》规定的方法与细则统一测试项目。测试数据上报“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数据管理系统”。(占50%)
上述两项按比例合成,即学生体质健康测评成绩。该成绩每年由各初中学校上级主管部门(县、区、总校、市直)汇总存档,在该级学生八年级时上报市教育局(七、八年级平均,按100分制评价,在每年7月20日之前纸质表盖章与Excel电子数据表一并上报),该成绩即学生“体育平时成绩”。
(二)初中学生毕业升学体育考试
1.考试对象:全市九年级初中应届毕业生。
2.考试项目:由必考和选考项目组成。男生必考项目:引体向上、1000 米、足球运球(25米绕杆);女生必考项目:仰卧起坐、800 米、足球运球(25米绕杆)。男生选考项目:立定跳远、50 米跑、掷实心球、跳绳、篮球运球;女生选考项目:立定跳远、50 米跑、掷实心球、跳绳、篮球运球。每生必考3项、自选1项,共测试4项。
3.考试时间:5月21日-24日。
4.评分办法:根据《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2014年修订)》评分标准进行评分,其中“足球运球、引体向上、一分钟仰卧起坐”项目由县(区)教育局、金川总校、市直各抽取九年级1个班级学生为样本进行实测,之后确定出全市统一的评分标准。成绩共100分,每项各占25%,四项合成后作为学生“体育中考成绩”,以普通高中招生片为单位上报市教育局(按100分制评价)。
5.组织实施:体育中考由市中考工作领导小组统一组织、管理,下设2个考区:
永昌县考区,由县教育局具体组织实施,考试对象为其下属各初中学校毕业生。
金川区考区,由金川区教育局具体组织实施,考试对象为金川总校、区教育局所属及市直属各初中学校毕业生。本考区下设两个考点:总校考点和市直考点,由区教育局统筹协调,部分考务管理及监考裁判教师交叉对调(同中考组织形式)。
各考点实行统考,并尽可能统一场地、器材和监考裁判人员;各个考点每个单项均全程录像监控。场地应封闭,除考生和监考人员外,其他人员不得进入;器材应符合本方案规定的标准。考前必须对场地器材的安全性和准确性进行检验;每个项目的测试必须做好安全预案,安排专人负责保护,确保考生的安全。
(三)关于体育免考、缓考学生的有关规定
1.因残疾、伤病免修体育课且不能参加体育考试的考生,均可办理免考手续。具体程序为:①由考生及其家长向考生所在学校提出申请,填写《金昌市市初中毕业生残疾或伤病免予体育考试申请表》;②由学校上级教育主管部门统一审核后报市中考工作领导小组(4月15日以前);③市教育局确定时间、现场监督,该类学生到金昌市人民医院体检中心或其他具有伤残等级鉴定资质的机构进行检查鉴定(费用由学生自理),由该中心或机构出具证明材料;④审批结果通知学校和学生本人;⑤免试学生申请表、证明材料、审批材料等存入学生档案。
2.因考前或临场发生伤病等特殊情况不能参加体育考试的学生,由学生本人提出书面申请,经学校和考点负责人签字同意,可予以缓考。缓考者应另行参加补考,补考仅限一次。如因伤病仍不能参加补考的学生,须办理免考手续,成绩按免考处理。
3.获准免考的学生,其体育中考成绩按体育总分的60%评定;因残疾或伤病丧失部分运动能力、不能参加某单项测试的学生,成绩按该单项满分的60%评定。
三、成绩汇总
初中学生体育中考评价工作分年级实施、全阶段汇总,分“体育平时成绩”和“体育中考成绩”两部分。前者在体育中考总分中占10分(七、八年级各5分),后者在体育中考总分中占40分,满分共50分;体育成绩按实际考试成绩直接计入中考总分。
金昌市2016年体育中考科目评分标准
一、科目及分值
|
类 别 |
男生 |
女生 |
|
必考项目
(30分) |
1000米(10分) |
800米(10分) |
|
引体向上(10分) |
1分钟仰卧起坐(10分) |
|
足球运球(10分) |
足球运球(10分) |
|
选考项目
(10分)
考生任选一项 |
50米跑 |
|
立定跳远 |
|
掷实心球 |
|
1分钟跳绳 |
|
篮球运球 |
二、评分标准
(一)金昌市初中毕业升学体育统一考试项目成绩评价标准
|
男生百分制评分表 |
|
单项
得分 |
立定跳远(厘米) |
50米跑(秒) |
1000米(分.秒) |
掷实心球(米) |
1分钟跳绳 (个) |
篮球运球(秒) |
|
|
100 |
250 |
7.3 |
3'40" |
12.4 |
176 |
9.4 |
|
|
95 |
245 |
7.4 |
3'45" |
11.7 |
166 |
9.8 |
|
|
90 |
240 |
7.5 |
3'50" |
10.1 |
156 |
10.4 |
|
|
85 |
233 |
7.6 |
3'57" |
9.5 |
148 |
11.1 |
|
|
80 |
225 |
7.7 |
4'05" |
9 |
140 |
11.9 |
|
|
78 |
221 |
7.9 |
4'10" |
8.8 |
132 |
12.8 |
|
|
76 |
217 |
8.1 |
4'15" |
8.6 |
124 |
13.2 |
|
|
74 |
213 |
8.3 |
4'20" |
8.4 |
118 |
13.7 |
|
|
72 |
209 |
8.5 |
4'25" |
8.2 |
112 |
14.3 |
|
|
70 |
205 |
8.7 |
4'30" |
8 |
106 |
15.1 |
|
|
68 |
201 |
8.9 |
4'35" |
7.8 |
100 |
15.8 |
|
|
66 |
197 |
9.1 |
4'40" |
7.6 |
95 |
16.4 |
|
|
64 |
193 |
9.3 |
4'45" |
7.4 |
90 |
17.4 |
|
|
62 |
189 |
9.5 |
4'50" |
7.2 |
85 |
18.3 |
|
|
60 |
185 |
9.7 |
4'55" |
7 |
80 |
19.6 |
|
|
50 |
180 |
9.9 |
5'15" |
6.4 |
75 |
20.8 |
|
|
40 |
175 |
10.1 |
5'35" |
5.8 |
70 |
21.6 |
|
30 |
170 |
10.3 |
5'55" |
5.2 |
65 |
22.9 |
|
20 |
165 |
10.5 |
6'15" |
4.6 |
60 |
24.1 |
|
10 |
160 |
10.7 |
6'35" |
4 |
52 |
25.8 |
|
女生百分制评分表 |
|
单项
得分 |
立定跳远(厘米) |
50米跑(秒) |
800米 (分.秒) |
掷实心球(米) |
1分钟跳绳 (个) |
篮球运球 (秒) |
|
|
100 |
202 |
7.9 |
3'25" |
7.2 |
172 |
12 |
|
|
95 |
196 |
8 |
3'32" |
6.8 |
162 |
12.3 |
|
|
90 |
190 |
8.1 |
3'39" |
6.4 |
152 |
12.8 |
|
|
85 |
183 |
8.4 |
3'47" |
6 |
144 |
13.4 |
|
|
80 |
176 |
8.7 |
3'55" |
5.6 |
136 |
14.1 |
|
|
78 |
173 |
8.9 |
4'00" |
5.4 |
128 |
14.8 |
|
|
76 |
170 |
9.1 |
4'05" |
5.2 |
120 |
15.5 |
|
|
74 |
167 |
9.3 |
4'10" |
5 |
114 |
16.6 |
|
|
72 |
164 |
9.5 |
4'15" |
4.7 |
108 |
17.7 |
|
|
70 |
161 |
9.7 |
4'20" |
4.4 |
102 |
19.2 |
|
|
68 |
158 |
9.9 |
4'25" |
4.2 |
96 |
20.6 |
|
|
66 |
155 |
10.1 |
4'30" |
4.1 |
91 |
21.4 |
|
|
64 |
152 |
10.3 |
4'35" |
4 |
86 |
22.6 |
|
|
62 |
149 |
10.5 |
4'40" |
3.9 |
81 |
23.9 |
|
|
60 |
146 |
10.7 |
4'45" |
3.8 |
76 |
25.5 |
|
|
50 |
141 |
10.9 |
4'55" |
3.6 |
71 |
27.1 |
|
|
40 |
136 |
11.1 |
5'05" |
3.4 |
66 |
27.8 |
|
|
30 |
131 |
11.3 |
5'15" |
3.2 |
61 |
28.8 |
|
|
20 |
126 |
11.5 |
5'25" |
3 |
56 |
29.9 |
|
|
10 |
121 |
11.7 |
5'35" |
2.8 |
48 |
31.2 |
|
(二)足球项目考试办法及成绩评价标准
1.场地器材。在坚实、平整场地或足球场上进行,测试区域长25米、宽10米,起点线至第一杆距离为5米,各杆间距5米,共设4根标志杆(杆高1.2米以上),标杆距两侧边线各5米(如图)
2.测试方法。受试者站在起点线后准备,听到出发口令后,按规定方向运球,以S形绕4根标志杆依次而过。受试者和球均越过终点线即为结束。发令员发令后开表计时,受试者与球均达到终点线时停表。每人测试两次,取其中最好一次计算成绩。记录以秒为单位,保留一位小数,小数点后第二位数非“0”时进1。出发时抢跑、漏绕标志杆、碰倒标志杆、未按要求完成全程路线等均属犯规。
3.评分标准(2016年度临时执行)
|
男生运动成绩
(单位:秒) |
女生运动成绩
(单位:秒) |
考试评分
(百分制) |
备注 |
|
7.5 |
8.5 |
100 |
|
|
7.7 |
8.8 |
95 |
|
|
8.0 |
9.1 |
90 |
|
|
8.2 |
9.4 |
88 |
|
|
8.4 |
9.7 |
86 |
|
|
8.6 |
10.0 |
84 |
|
|
8.8 |
10.3 |
82 |
|
|
9.0 |
10.6 |
80 |
|
|
9.2 |
10.8 |
78 |
|
|
9.4 |
11.0 |
76 |
|
|
9.6 |
11.2 |
74 |
|
|
9.8 |
11.4 |
72 |
|
|
10.0 |
11.6 |
70 |
|
|
10.2 |
11.8 |
68 |
|
|
10.4 |
12.0 |
66 |
|
|
10.6 |
12.2 |
64 |
|
|
10.8 |
12.4 |
62 |
|
|
11.0 |
12.6 |
60 |
|
|
11.5 |
13.0 |
50 |
|
|
12.0 |
13.5 |
40 |
|
|
12.5 |
14.0 |
30 |
|
|
13.0 |
14.5 |
20 |
|
|
13.5 |
15.0 |
10 |
|
(三)男生引体向上
(1)场地器材。高单杠或高横杠。杠的粗细以手能握住为准。
(2)测试方法。考生听到开始口令后,走到杠下跳起,双手正握(或反握)横杠,两手与肩同宽成直臂。两臂同时用力引体,上拉到下颌超过横杠上缘为完成一次。每人测试一次,记录以次为单位。受试者双手正握反握单杠均可,上拉前脚必须离开地面,上拉时身体允许摆动,但每次身体下落时,肘关节必须伸直,否则为犯规,不能记为有效次数。若身高较矮,不能自己跳起握杆时,可请测试人员帮助。
(四)女生1分钟仰卧起坐
(1)测试方法。受试者仰卧于垫上,两腿稍分开,屈膝呈90度角左右,两手指交叉贴于脑后。另一同伴压住其踝关节,以固定下肢。受试者坐起时双肘触及或超过双膝为完成一次。仰卧时两肩胛必须触垫。测试人员发出开始口令的同时开表计时,记录1分钟内完成次数。1分钟到时,受试者虽已坐起但肘关节未达到双膝不计该次数。每人测试一次,记录以次为单位。受试者双脚必须放于垫上。如发现受试者借用肘部撑垫或臀部起落的力量起坐时,该次不计数。测试过程中,观测人员应向受试者报数。
(2)评分标准(2016年度临时执行)
|
男生引体向上
(单位:次) |
考试评分
(百分制) |
女生仰卧起坐
(单位:次/分钟) |
考试评分
(百分制) |
备注 |
|
12 |
100 |
48 |
100 |
|
|
11 |
95 |
46 |
95 |
|
|
10 |
90 |
44 |
90 |
|
|
9 |
86 |
41 |
85 |
|
|
8 |
82 |
38 |
80 |
|
|
7 |
78 |
36 |
78 |
|
|
6 |
74 |
34 |
76 |
|
|
5 |
70 |
32 |
74 |
|
|
4 |
65 |
30 |
72 |
|
|
3 |
60 |
28 |
70 |
|
|
2 |
50 |
27 |
68 |
|
|
1 |
40 |
26 |
66 |
|
|
0 |
10 |
25 |
64 |
|
|
|
24 |
62 |
|
|
|
22 |
60 |
|
|
|
18 |
50 |
|
|
|
15 |
40 |
|
|
|
12 |
20 |
|
|
|
10 |
10 |
|
六、篮球运球
1.场地器材。
测试场地长20米,宽7米,起点线后5米设置两列标志杆(共10根,杆高1.2米以上),标志杆距同侧边线3米。各排标志杆相距3米,共5排杆,全长20米,并列的两杆间隔1米(如图)。
测试器材包括秒表(使用前应进行校正,要求同50米跑)、发令哨、30米卷尺、标志杆10根、篮球(符合国家测试标准)若干个。
2.测试方法。
受试者在起点线后持球站立,听到出发口令后,单手运球以S形依次过杆。发令员发令后开表计时,受试者与球均返回起终点线时停表。每人测试两次,取其中最好一次计算成绩。记录以秒为单位,保留一位小数,小数点后第二位数非“0”时进1。
(1)测试中篮球脱手后,如球仍在测试场地内,受试者可自行捡回,并在脱手处继续运球,不停表。
(2)以下现象均属犯规行为:出发时抢跑、运球过程中双手同时触球、膝关节以下部位触球、漏绕标志杆、碰倒标志杆、人或球出测试区域、未按要求完成全程路线等。